美国国务卿鲁比奥突然高调喊话中国,要求中国劝阻伊朗不要封锁霍尔木兹海峡,凭什么危机刚冒头,美国又想拉中国“擦屁股”?一边把中东搅和得天翻地覆,一边又扔给别人擦地板,这种操作让人看着不免觉得既戏剧又无奈——可每当局势失控,美国就会想起中国的好,这究竟是国际社会信任危机,还是大国权力的无力写照?
说到这里,我得把话说开。美国这次真把自己的矛盾表现得淋漓尽致。明明美国自己刚又在伊朗问题上不顾多方警告,悍然发动轰炸,还以为能够一锤定音给伊朗“镇一镇”,可谁想到伊朗却越挫越勇,反手把危机升级,还反过来威慑要封锁霍尔木兹海峡。美国原本想着靠拳头把人按住,现在发现局面失控了,只好急忙回头找中国帮忙,好似一个高傲的长兄捣了娄子,事后又要弟弟善后。
伊朗封锁海峡的威慑其实并不仅仅是喊喊口号。最近,伊朗议会高票通过了相关决议,明摆着告诉全世界,霍尔木兹海峡不是随便能过的。
美国这回的算盘很精明,让中国出面,是想借中国的全球石油进口优势,让伊朗有所忌惮,美国人这两步棋走得一看就是自保第一。可实际上,距离伊朗真的把这条“油命”封死,还隔着不小的火候,现在更多的,是伊朗用“要封锁”来给美国增加压力。
说到底,这出戏已经不是第一次上演。看看这些年,每当船要翻了,美国总爱跑到中国门口敲门。2015年还历历在目,那时候核协议谈得热火朝天,中国在奥地利维也纳谈判桌前不停地穿梭,成了各路信息的“快递员”。
美国那时候可不是高高在上,奥巴马政府自己也私下让中国帮着给伊朗做工作,不只是橄榄枝,差不多是拐杖了。没有中国默默背后出谋划策,伊朗核问题真不一定能收场。
2019年那场霍尔木兹海峡的油轮风波,一样离不开中国。谁还记得?英国扣押伊朗油轮,伊朗立刻以牙还牙,然后大批军舰、战机“扎堆”霍尔木兹海峡。美方打不过,联合国扛不住,美国人还真是不得不一口气连线中国、日本这些主要“石油用户国”,拉大家一起保航道。说到底,美国人玩的是多边轮盘,真的有事了还得数大国给自己压阵。
要说美国人逞强使性子,最早还得数2003年伊拉克战争。一开始热火朝天,墙上贴着“正义”招牌,就这么推翻了萨达姆。当时中国嘴上没怎么多说,骨子里可是坚决反对单边打击——美国没等联合国同意,自己玩自己的。随后几年,中东乱成一锅粥,美国赢得短期掌声,却把局势带到无法收拾。中国这些年还一直提醒美方,搞事情前先深思。现实一次次把老美打脸,靠“先动手,事后救火”真不是长久之计。
有意思的是,2006年黎以冲突的时候,美国面子上支持老朋友以色列,但实际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。你别看媒体吵得厉害,真到关键时候,美国还真不是死撑到底。为了稳定联合国的态度,不惜多次找中国和法国帮忙劝架——这就像打架吵嘴,自己嘴硬不肯软,背后却总想找人拉偏架。看得出来,美国每次等局势烧得三把火了,还是离不开中国那一勺水。
反正局面一乱,就得找中国兜底,这锅甩得漂亮。可惜美国人嘴上一套,背后一套。今年3月,这种矛盾味道再次跃然纸上。中国居中斡旋,终于让沙特和伊朗在北京握手重归于好。可想而知,这给中东局势带来多大缓和。美国虽然明面上表示欢迎,内心估计“柠檬味”十足,毕竟局势不能独霸了。可等到沙伊缓和,美国又开始担心被边缘化,时刻揣摩该怎么挽回自己的存在感,各种公开私下发声,啥都不落下。
看了这些年,谁都看明白了,美国对中国的态度就是既要又要,典型的“既当裁判员,又想当运动员”。一方面,遏制、排挤、打压,能封就封,能限就限。可一到要“擦屁股”时,又想让中国起大梁。很多人觉得这就是大国的两难,但说穿了,更是一种实用主义——危机时刻不讲面子,只要安全、利益第一。
其实不只是我们这么看,有专家干脆摆出数据。荷兰国际关系研究所以及美国塔夫茨大学发布的一项联合调查显示:2023年,欧美地区政府间彼此信任指数创下近15年新低,而对中国在国际危机解决中的正面作用认可度这两年却有所上升。为什么?很简单,中国不搞双重标准,平时“该放水的时候放水,该灭火的时候灭火”。法国一位前资深外交家干脆直言:美国不想、也不可能只靠自己,每次“找中国背锅”已经变成了常态。
那么,面对这一出出地缘政治“苦情戏”,中国应该怎么走?我认为,中国完全有理由参与国际事务,做好力所能及的调停。但要防着被“捆绑上船”,不能替别人的错误收拾到底,主心骨得牢牢把住。指望单靠危机时刻的合作维持全球稳定,无异于水中捞月,还真不是长久的法子。
机关算尽太聪明,有时候还不如稳扎稳打。谁也别以为能抄小路一劳永逸,地缘游戏里,沾染点泥巴也得自己拍掉。
(免责声明)文章描述过程、图片都来源于网络,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,无低俗等不良引导。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,请及时联系我们,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!如有事件存疑部分,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。
象泰配资-股票10倍杠杆-在线杠杆配资-正规线上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